把吸聲材料和結構懸吊(或懸挑)在空間被稱之為空間吸聲體。由于材料的各界面全部暴露在空間(即聲場中),比單面暴露接觸聲波的機率大,因此吸聲性能有很大的提高。這樣,在獲得相同吸聲量的情況下,就可減少吸聲處理面積。此外,形形色色的空間吸聲體,還可以豐富空間的藝術效果,因此,近年來得到廣泛的應用。
空間吸聲體的形式:
隨著廳室的功能、聲學的要求、結構形式、裝修標準、荷載和投資限額、用材的防火、防潮和環保等要求的不同,而多種多樣。因此,定型產品僅局限于工業廠房的噪聲控制,在民用建筑中,幾乎全部是單體設計,加工制作。
在民用建筑中,特別是大型的廳堂建筑,用于音質處理的空間吸聲體,在滿足聲學要求的條件下,同時要考慮裝修效果,即功能與藝術的接合。因此,聲學工程師在設計空間吸聲體時,必須與建筑師和業主密切配合,有時還可請裝修藝術家參與,做到接合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大型廳堂、外墻采用玻璃幕墻,體現室內外空間溝通的新理念,同時,在巨大的空間內采用隔而不斷的方法分隔空間,由此造成容積大的現象。在聲學上產生如下不利因素:
吸聲處理僅限于屋頂下的部位,因而要求吸聲體有更大的吸聲量,適應大空間的需要;
在同一屋架內的不同用房和相互連通,產生了多種形式的耦合空間,難以控制。